您好!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(chǎn)網(wǎng)!

外婆的儲糧秘方

作者:郭青偉 2022-09-06 11:43 來源:煤礦安全網(wǎng) 外婆 秘方

  母親回村看望獨(dú)居的外公,回來的時候帶了用大可樂桶裝的一桶綠豆,估摸著有5斤左右,念叨著這點(diǎn)綠豆是外婆去世之前就藏在瓷甕里,熬稀飯肯定是不能用了,又舍不得扔掉,母親說試著出點(diǎn)綠豆涼粉給我們吃。前兩天我下班后,看見綠豆涼粉已經(jīng)擺上了餐桌,母親興奮地跟我說她用破壁機(jī)打碎后反復(fù)過濾試著做了一點(diǎn),淀粉含量還挺高,我嘗了一下,涼粉筋道的口感中透著豆香,心中感嘆,跑進(jìn)廚房看著還剩下沒加工的外觀完整、顆粒飽滿、深綠有光的那些綠豆,一瞬間恍若隔世,關(guān)于外婆儲糧的那些“技藝”掠上心頭。

  農(nóng)村長大的孩子,都是經(jīng)常跟著母親往返于自家和外婆家,從我家到外婆家要穿過一條長長的溝道,然后翻過山峁,再穿越一條溝道才能到達(dá)。十里的山路對于年少的我而言,走起來頗為吃力,母親在前頭走,我和弟弟跟在后邊,山路崎嶇,僅能一個人通行,一路上走走停停,小孩子玩心又大,不是隨手拔一把野草,就是摘一朵野花,或是扯下一根樹枝左甩右打,一刻也不安生。愿意跟著母親去外婆家,多半是嘴饞外婆家的那點(diǎn)吃食,小時候吃得飽已經(jīng)是最大的恩賜了,能去外婆家解回饞是走十里山路的最大動力。

  外婆家住的三孔石窯洞坐北朝南,陜北稱之為“人字窯”,緊挨著石窯還有一孔坐西朝東的土窯,土窯里還套著一孔更小的土窯,石窯用來住人,土窯用來存放糧食和雜物。外婆家養(yǎng)著雞和豬,有那么幾年還養(yǎng)了一頭牛。逢年過節(jié)的時候,母親帶著我們早上出發(fā),午飯之前趕到外婆家,外婆總是會在中午的時候做上一頓稀罕的吃食,其中少不了炸雞蛋泡泡和腌豬肉燴菜,走了一路,肚子早就餓了,吃起來就覺得分外香。人的味覺有記憶,吃食匱乏的時候,偶爾吃點(diǎn)葷腥,對味覺的沖擊能記一輩子,滿足感和幸福感從嘴里擴(kuò)散,好幾天都無法散去,而外婆的那些美味早就被牢牢地烙在了靈魂深處,不曾消逝。

  外婆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好媳婦,勤儉持家,侍弄莊稼也是一把好手,所以家里日子過得還算充裕,每年秋季打下的糧食也很多,加之家大人多,存好糧食養(yǎng)活家人和備荒應(yīng)急就成為她的必備技能。西面土窯洞冬暖夏涼,特別是里邊的“小套間”就像一個保鮮室,夏天進(jìn)去了滲著透心的涼。土窯洞里存放著各種糧食,外婆利用這方小天地想方設(shè)法保存糧食和食物,為的就是能用有限的條件盡可能地給家人的飯碗里添一點(diǎn)花樣和新意。

  外婆家的土窯洞里用石板砌出來三個深一米多的糧倉,糧倉的上邊是用木板做的蓋子,石板的四周用石頭底座連在一起,嚴(yán)絲合縫。舅舅他們出生以后,家里在石窯洞里又添置了3個石頭糧倉,這6個糧倉可以儲備一家人兩年的用量,往往是新糧打下來舊糧還沒吃完,外婆就把舊糧收拾出來養(yǎng)豬和雞。聽母親講,以前外婆家還種冬小麥,產(chǎn)量不大,外婆就把打下來的麥子藏在很大的黑瓷甕里,黑瓷甕用石板蓋上,周圍再用混合了紅膠泥和麥稈的泥巴封存起來,未脫殼的麥子能存放好幾年,直到大舅結(jié)婚的那一年才啟封把麥子拿出來,我的母親便推著石磨將其磨成面粉,蒸出來的白面饃饃格外的香,來參加婚宴的親朋都夸好吃。

  外婆家儲糧的器具常見的還有黑瓷缸、黑瓷壇等,這種黑瓷在陜北農(nóng)村很常見,外邊的釉是黑色的,燒制得也比較粗糙,肉眼可見的有凸起的小疙瘩等,但皮實(shí)耐用,可以用好多年,除了存放糧食外,還可以存放肉、鹽等其他食材。外婆腌制豬肉的手藝一絕,冬至殺豬后把不帶骨頭的五花肉切成小塊,晾涼后緊挨著碼放在黑瓷壇子里,把水燒熱加入大把的紅鹽(雜質(zhì)較多的顆粒鹽)化掉,待濃鹽水晾涼后倒入黑瓷壇子中,淹過豬肉,然后放上一塊不大的壓菜石(黃河灘上撿的黃河石),用蓋子蓋好,封上膠泥,逢年過節(jié)和親戚們來的時候,撈一塊出來犒勞下自己或招待客人,一罐子能吃到第二年冬至再殺豬的時候。外婆還把現(xiàn)殺的羊肉切成拇指頭大小的肉丁丁,然后倒入熱鍋中加入鹽,反復(fù)煸炒,炒出絕大部分的油脂后舀入黑瓷罐晾涼,蓋上高粱稈制作的蓋子,吃的時候用勺子連油帶肉挖出來一部分,這樣制作的羊肉也能存放很長時間。

  外婆養(yǎng)的雞下的雞蛋都攢著放在土窯“小套間”里邊的糜草中,因?yàn)闇囟群愣?,幾乎不見光,雞蛋存放一兩個月也沒事,我和弟弟每次去外婆家,雞蛋總能管夠地吃,走的時候還給母親帶上一些。外婆家院墻外有十多棵棗樹,樹齡也有五六十年了,每年秋季棗子成熟后,外婆把打下來的鮮棗晾干,用針線將棗穿起來綴在高粱稈上做成棗排,掛在屋外的房梁上,過年的時候給晚輩們一人一個,我們拿到棗排自己掛在脖子上,可別提多神氣了,有時候棗排上還會綴上花生,一顆棗吃完再吃一顆花生,味道美極了。余下的紅棗、花生,外婆用柳條筐或檸條筐盛著掛在窯頂上,生怕老鼠給偷吃了。

  外婆家旁邊的溝里有一個“土豆窖”,口小洞大,外邊用石板做了個洞門,秋天挖出來的新鮮土豆,小點(diǎn)的全部用來喂豬和制作土豆淀粉,大點(diǎn)的就放入“土豆窖”中,里面還存放紅蔥和胡蘿卜。土豆放好后,石板封門,縫隙用糜草稈填實(shí),再用黃土壓上,為土豆存放提供了一個密封、避光、恒溫、低氧的環(huán)境,土豆存放一個冬天也不出芽,儲存上一窖的土豆夠一家人吃上半年,直到第二年夏季水澆地里的新土豆能吃的時候,儲存的土豆才吃完。

  母親的一碗綠豆涼粉勾起了我對外婆的那些記憶,血脈的記憶。

上一篇:漫步秋天
下一篇:追光

煤礦安全網(wǎng)(http://myworldofnumbers.com)

備案號:蘇ICP備12034812號-2

公安備案號:32031102000832

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(chǎn)網(wǎng)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

使用手機(jī)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

關(guān)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(diǎn)資訊

感謝網(wǎng)狐天下友情技術(shù)支持